全文共3297词,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平时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舒服但是又说不上理由的交互问题。本文作者从争论的点出发,有理有据的说明这些问题,并给出了修改建议,当然作者也说了他的观点并非就一定正确,只是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思路。但我相信大家应该还是能够从作者的观察中学到不少干货的。
话不多说,接下来看看译文吧!
背景介绍
在我为合作企业Mendix担任用户体验顾问的那段时间中,我经常能遇到他们团队内部创造出的一些优秀应用,我的工作也会涉及到帮助提升那些产品的用户体验。
最美好的时刻是当自己突然来了灵感做出一些创造性设计时,也能清晰的看到一些很常见的交互逻辑问题。
我所给出的解决方案也并非真理,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办,不要照搬我写的东西,只是把我写的内容当做是灵感就好了。
问题一:所有内容全部平铺在一个页面上
这些最常见的用户体验错误。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可能会遇到做一个功能众多的小应用,当你想再添加一些特色功能之前,会发现已经被你弄的满屏幕都是按钮了。
别怕,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
争论的点:
“更少的点击”
“我可以在功能概览上看到一切我想要的功能”
“用户不喜欢滚动”
当我看到这个解决方案时,它让我想起了瑞士军刀的段子,所有的工具都打开了,但唯一使用的却是开瓶器。
认知负担
让所有选项全部展开似乎可以创建功能概览,但问题是,人的大脑最多只能理解9个选项,而且老实说,95%的按钮用户并不经常使用。
亲近原则
另一个问题是按钮应该与它们影响的数据放在一起,把所有按钮都摆在一起便意味着失去了视觉上的关联。
用户并不讨厌滚动
“用户讨厌滚动”通常是在正确的时间没有正确的上下文,然后通过在一个屏幕上使用尽可能多的信息,来帮助创建上下文来解决滚动问题的副作用。
“但是在我们的研究中,会发现只有10%的用户会滚动到页面底部”这似乎在说明90%的用户不喜欢滚动。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滚动,而在于信息量。在页面上提供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用户能消化,但是会更快的消耗掉用户的精力而让他们关掉页面。
依据:
米勒定律(https://lawsofux.com/millers-law)
亲近原则(https://lawsofux.com/law-of-proximity)
问题二:下拉菜单分类不清晰
所以你已经清理了界面,并把所有的按钮都放到了下拉菜单中。
争论的点:
“更多的焦点”
“减少混乱,更容易找到我想要的东西”
平衡才是关键
把你做的界面想象成现实世界,如果你的一个页面是藏在一堆抽屉中,则需要打开每个抽屉,直到找到所需的内容。这在数字界面中道理也一样。
如果你的抽屉是合乎逻辑的,并且在正确的地方,这样做就很好。在花园里放一些园艺用品听起来是很不错的想法,但是你的烧烤用具是否也应该放进去呢?还是放在厨房里?还是两个都放?
好的平衡是需要反复改进的。你多久用一次烧烤用具决定它是否应该放到棚屋还是厨房。
如果只有5个按钮,可能下拉菜单都不需要,但是如果到了6个以上,这就需要仔细去分析了。
(译者注:这里的问题,我理解是把按钮放在一个大分类或是放在多个小分类,并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在于要平衡好。如果分类足够清晰,则分类可能会更好,但如果分类比较模糊,则全放在一个选项中,也许也不错。)
问题三:当前位置不清晰
因为一致的设计系统和品牌风格,所有的页面看起来都类似。很快,你就会感觉自己好像正漫步在一片森林中,不知道你以前是否看过这个页面,或者这是否是一个具有类似状态的不同页面。
争论的点:
“一致的视觉风格”
“设计系统驱动的设计”
“高效的页面使用率”
试想一下这个场景,这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你在一些社交媒体,同事和私人信息之间来回查看,并同时在做工作。你脑子里的最后一件事是你刚才点击的链接和你所在流程中的位置。
在每个页面中考虑给用户创建:
-
为页面提供清晰的标题或页面名称
-
如果你的页面层级深度超过1级,则需要考虑采用面包屑导航
-
如果流程有多个步骤,则需要显示这些步骤。
问题四:太长的内容宽度和太小的文字
希望充分利用页面的另一个例子。
争论的点:
“用户讨厌滚动”
“高效的页面使用率”
网页上的经验告诉我们每行不要超过9个单词(译者注:我并不赞同作者这个观点,9个单词太短了,作者说的可能是在很老的小屏幕上才会有如此规定,现在应该不会有每行这么少的字数要求,我倒是觉得这里的重点是每行文字不要过长就行)。当你读完一行时,你的眼睛需要找到下一行的开始,如果这行太长了,你的眼睛就很难做到这一点。
“但是看看每个页面我们浪费了多少空间?”
比如你现在正在阅读这篇文章,你有注意到那些没有利用上的空间吗?你猜怎么着,所谓的浪费实际上也是一种投资,如果有很长的一行文本对你来说也没问题,那说明这些文本对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译者注:我的理解是你会认真的去看这些文字而忽略掉文字的长短)如果不是这样,还是尽可能的短一些。
1910的电子邮件的排版方法(http://blog.weare1910.com/post/78113100010/a-typographic-approach-to-email)(译者注:1910不是年份,是一个网站的名字)
问题五:在弹窗上再弹窗
为了节省空间,设计了一个带有弹窗的按钮,点击按钮会继续弹出另一个窗口。
争论的点:
“上下文更加连贯”
问题是,这样会打破用户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模型。如果他完成了第二个弹窗上的操作,他会回到原来的弹窗还是回到原来的界面?
解决办法是,第一个弹窗做成一个完整的界面,或者把第二个弹窗做在第一个消息弹窗的里面。
问题六:卡片嵌套卡片
卡片设计现在很流行,所以怎么样才能比单张卡片更有效率呢?卡片嵌套卡片。。。头脑风暴的时候就很容易想到。
争论的点:
“嵌套的卡片可以创建好的视觉层级”
用户体验设计师经常会探讨视觉层级结构。元素在界面中的组织方式,被认为是对用户来说最重要的。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引入了现实世界中的类似卡片一样的模型元素。
在传统的卡片组中,卡片的大小都是相等的。卡片被放置在其他卡片上或旁边,以传达某些状态或关系。
当你在另一张卡片内嵌上一张卡片时,用户的心理模型就会开始崩溃。用户会下意识地开始疑惑这与其他对象的关系,这个时候逻辑就开始变得混乱了。
解决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
不要把它们放在一起,而是把它们放在彼此附近,或者放置在一个版面区域内(好比在一张赌桌上打牌)。
问题七:一个页面有太多的表单元素
我应该有一长串表单输入吗?也许可以分成多个步骤?或者有3列的表单输入,所以它们都适合放在同一个界面上?
争论的点:
“用户不喜欢滚动”
主要问题在于页面数量或者表单数量,一次只能在界面中显示多少表单。像按钮一样,应该尽可能减少到最小程度,这仍然需要考虑上下文和易用性。
使用单列
最好的做法是把输入表单维持在一列。这样用户的眼睛就能够很自然地看下来,并且也能很方便的检查每个输入内容。
逻辑流畅
有时,你的输入字段是用户即将开始的旅程,或者对他们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税务单)。这是将字段分割为多个页面的最佳时机。
这给了你一些视觉空间来创造一些喘息的机会,并向用户解释他们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它很重要。
下拉菜单
如果真有1-5个选项,就不要将它们放在下拉菜单中。我知道那样看起来可能会更加优雅,但是对用户来说却并不方便。采用单选按钮会是一个很友好的方式。
UX Collective——设计更好的表格(https://uxdesign.cc/design-better-forms-96fadca0f49c?epik=0KSYeE_IWH4Bw)
Stackoverflow——单页还是多页?(https://ux.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36956/single-page-or-multi-page-forms)
问题八:按钮规范不明确
页面上的某些元素可以帮助你确定正在浏览的页面,其他元素应该尽可能清晰一致。
争论的点:
“但是苹果/谷歌是这样做的。”
最常见的例子是,“接受”和“取消”按钮,是放在左边还是右边。按经验来说,当你在流程中前进时,继续的那个按钮应该是绿色的,放在右边,并且按钮上有一个文本,解释它的功能,比如“同意”,“继续”或“购买”。
(译者注:这里关于按钮摆放的位置,有2点需要去注意的:1、流程前进的顺序与阅读习惯有关系,文中说的是从左往右阅读的方式。但有些地区的阅读顺序是从右往左读,比如阿拉伯国家,那么此时前进的方向应该在左边;2、保持每个界面中的相同含义的按钮顺序一致性)
UX Collective——为按钮选择合适的文案(https://uxdesign.cc/the-microcopyist-cancellation-confirmation-conflagration-8a6047a4cf9)
快速回顾下
-
不要超过9个按钮
-
把下拉菜单作为最后手段
-
给每个页面加一个标题
-
当页面层级超过1时,给它加一个面包屑导航
-
在多步骤操作中,显示具体步骤
-
每行不超过9个文字(译者注:这条我不是很同意,见上文解释)
-
切勿在弹窗中再使用弹窗
-
切勿卡片嵌套卡片
-
尽可能使用一列表单
-
注意按钮的描述文字
原文:https://blog.prototypr.io/common-ux-mistakes-made-by-business-developers-e837d0b31379
作者:Jason Teunissen
译者:彩云Sky
本文翻译已获得作者的正式授权
授权截图
(Ps:作者在回复中也比较谨慎,说由于文化的不同,可能写的并不具备绝对的普适性,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对的,各位看的时候最好是结合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来思考哦。)
个人微信号:huangml19900517 , 随时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与我一起沟通交流,相互学习!
往期文章回顾: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彩云译设计):8个常见的交互细节问题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