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的工作流程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要先做调研、有人说要先了解产品特性、有人说要先做竞品分析…大家说的好像都有道理,那到底哪个才是对的呢?
其实没有对错之分,交互设计的流程并不是完全绝对的,而是非常灵活的,接下来我介绍几个不同的设计流程,告诉大家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如何工作:
一、传统的交互设计流程
此流程来源于《软件观念革命:交互设计精髓》这本书,书中提到了交互设计的标准流程,这是在国际上被广为认可的流程,流程如下:
1)、定性研究 / 定量研究:
在设计之前你一定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我该做哪些设计?哪些地方需要设计?从哪开始入手呢?
其实在前面的课程我们讲过:
- 不要做「我认为」的设计,不要凭自己的「感觉」给产品增加功能或者优化交互;
- 不要直接拿其他产品过来照抄,如果只会抄,公司为什么花钱请你?
- 设计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去做的,那些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做的设计,根本不能称为设计。
所以在设计之前,你要先去了解产品有什么问题,凭空想象肯定是不行的,靠着感觉做设计也不行,于是我们就提出了一个比较靠谱的方法,就是问问那些使用过产品的人,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们觉得哪里很不爽…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用户调研,调研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定性调研 / 定量调研」 ,通过调研了解真实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去做设计,这就是交互设计工作的第一个环节——调研
2)、建立用户画像:
在调研的过程中你会接触大量的用户,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兴趣爱好..
他们也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现在大家都知道80后、90后都在用微信,已经不使用QQ了,反而那些小学生更喜欢用QQ,这就是用户群体的共性。
我们把这些「有相同共性」的「用户特征」整理起来,用一个虚拟的人物去代表这个「群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群体」的集合,所以你要确定这个群体的年龄段、性别、收入、行为特征、家庭情况 等.. (关于如何建立用户画像,可以微信联系我)
建立用户画像是对「调研结果」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下一个环节的开端,因为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们要去分析不同的「群体」分别有哪些问题,然后才能知道要怎么设计。
3)、写问题脚本:
做过调研,也整理出了用户画像,接下来还没到设计的环节;
在正式版的课程中的第二章我们讲过:设计前先描述问题,当你把问题清清楚楚的写出来,便已解决一半了;只有认清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吉德林法则
在描述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把用户画像带入到「产品的使用场景」,罗列出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此环节是为了凸显「问题」,可以写成一个故事便于别人理解
写的方法也非常讲究,需说明:用户是谁(用户画像)、在什么情况下、做了哪些事情、产生的疑惑是什么、产生的情绪是什么、接下来他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问题脚本需要写的很详细,但这个详细指的是:场景介绍的详细、用户画像介绍的详细、用户任务介绍的详细、用户行为详细、用户问题、用户情绪、用户痛点都记录的详细,而并不是要你把每一步操作点击了什么写的很详细
你要记住你写问题脚本的目的是为了凸显问题,只有清楚的把问题描述出来,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比如用户在某一个页面产生了疑惑,这时候你不要只写「用户产生了疑惑」,而是把用户为什么产生疑惑写出来:他到这个页面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无法达到目的?是因为找不到点击按钮,还是因为看不懂文字?你真正要详细写的是这些东西,只有写成这样,你接下来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否则我前面说的《吉德林法则》是起不到效果的,当然这是需要经过锻炼的,可通过微信联系我一起练习。
到这个环节你就能看出来,整个设计流程是一环套一环的,前面的调研没做好,后面的问题脚本就很难完成
4)、写动作脚本:
动作脚本是记录用户「具体操作过程」的,比如他打开淘宝APP,在首页的搜索框中输入商品名称,然后进行了筛选、点击查看商品详情、在详情中查看评价,最后点击加入购物车…
这些具体的「操作过程」就是用户的动作脚本,通常情况下,每个人的需求和场景都不太一样,所以操作的过程也不完全一致,你自己操作的时候觉得没问题,但别人就遇到了问题,所以你需要把对方的使用过程详细描绘出来,这样才能反应出问题。
问题脚本与动作脚本的区别:
- 问题脚本更多是记录用户当前的环境、场景、需求都是什么,比如使用APP之前有哪些需求,想要做什么事情;使用APP过程中经过哪些环节,遇到了什么问题;使用APP之后的情绪和体验是如何的..
- 而动作脚本是在详细描述使用APP的「操作过程」,他们的着重点不一样。
有了问题和操作细节,接下来就知道如何设计了。
5)、画线框图:
线框图就是你的设计草稿,把你对「流程」和「页面」的设计方案都画出来,传统教学中会要求大家在纸上画,但我觉得在电脑上画更快,所以这个看你个人习惯就好。
在画线框图之前,你需要根据前面总结的问题想出解决方案,方案可以自己想,也可以看看竞品,线框图里要包含页面跳转逻辑、交互逻辑、页面布局、页面状态等,这里就不细说了。
6)、制作原型:
原型指的是高保真模型,是那种可以点击操作的页面,通常可以用Axure、墨刀 等工具完成,这里不再细讲了。
高保真的好处是可以在开发之前看到最终效果,让多个人测试使用一遍,让别人评价自己的设计是否合理。
7)、专家评测:
上个环节我们已经做出了高保真,接下来就可以让更专业的人使用高保真进行测试,需要至少两名设计师或对交互设计比较了解的人通过反复测试原型,找到问题并修改自己的设计。
8)、用户评测:
除了专家评测,还需要让用户进行评测,我们通常称这个环节为「可用性测试」,给他们安排一个任务,看他们在使用过程中是否还会遇到问题,我的设计是否解决了他当初的问题。
好了,以上就是「传统的」交互设计流程,为什么我要强调他是「传统的」呢,因为这个流程过于理论,在「实际工作中」并不会按照这个流程来进行,就连这本书的作者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都会告知他们:
- 这些步骤并不是每步都是必须的,需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分析你要使用的方法。
- 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和用户相关的,切莫主观臆断。意思是对用户不了解或者没有做过调研就不要直接进入设计环节。
这种传统流程适用于:已经上线的产品,已有大量的实际用户,产品接近稳定期,不知道现在要如何提升,不知道要如何改版,因此需要从调研开始做起。
然而不是所有公司都处在稳定期,他们要以业务为导向完善产品功能,因此不需要调研,不需要写什么动作脚本,这也是我接下来要讲的另一个设计流程,接下来要讲的流程来源于 阿里巴巴1688团队 提出的《五导家》理论,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设计流程。
二、五导家设计流程
交互设计的3层价值分别是:业务协同、业务增值、业务驱动,我们这次要讲的是「业务协同」的工作流程。
所谓业务协同,指的是产品经理给我们需求(而非调研得到的需求),我们「配合」他去完成接下来的原型设计和页面设计,这项工作几乎是交互设计师的日常,那在这种工作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明确业务诉求
首先我们要知道产品经理的需求是怎么来的,产品经理每天都需要关注有多少新增用户、有多少流失用户、有多少转化用户….他们的KPI(绩效)基本都是和用户数量及转化数量挂钩的,所以他们就要考虑怎么才能获取更多用户、怎么才能让更多用户购买产品,这些都是关乎产品收入或者生死的事情。
说的简单一点,产品经理要考虑:拉新、留存、促活、转化、裂变…我们作为交互设计师,在接到需求的时候应该了解产品经理此次的需求到底要达成哪个目的,然后才能更好的配合他做设计。
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了解:
- 此次需求面对的目标用户(要拉新哪些用户、要转化哪些用户等)
- 为目标用户带来什么价值(如果对用户没有价值,是很难达成目标的)
- 需求如何实现盈利(最终目的是为了赚钱,因此要了解他通过什么方法赚钱)
- 具体要如何执行(不能光有想法,还要了解执行的流程是什么)
以上这些都是产品经理要明确的事情,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是每个产品经理都能把这些想的很清楚,大部分产品经理都是看别人有什么、自己就做什么,跟本没想明白用户是谁、价值是什么、怎么盈利..
所以我们要主动去问,去推着产品经理把这些都想明白,具体怎么推动可根据你自己的沟通习惯来进行,当然如果你能帮助他们一起思考、梳理、明确业务诉求,那么你已经在组织中发挥了跨工作岗位的价值,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力。
2)、洞察用户诉求
假如产品经理说「接下来的需求是为了提升转化率」,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要做的是「洞察」用户的「内在」诉求,洞察用户诉求包含三部分内容:
- 场景故事(用户特征、任务目标、任务场景、行为过程 等)
- 用户当前的主导诉求
- 用户的内在诉求
场景故事是由「目标人群」以及「为用户带来的价值」来界定的,「为用户带来的价值」就是用户将要完成的任务,而接下来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场景故事
在这个场景中,我们需要先梳理出用户的使用流程(也就是主导诉求),然后分析他在每一个环节的「内在诉求」是什么,这里引用一下「福特造车」的故事,一个年轻人告诉福特「他想要一匹跑的很快的马」(这是表象需求),然而福特分析了一下他的内在诉求,其实这个年轻人想要的是更快的速度,而并非一匹马,因此福特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车。
洞察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从表象分析本质」的过程,这需要有很好的「洞察力」,有些人天生洞察力就强,不强也不用担心,洞察力也是可以通过后天锻炼学会的,如果你想学习,可以微信联系我:904406182
洞察用户受限于前期定义的「目标人群」和「为用户带来的价值」,如果前期定义的不准确,会直接导致你对场景故事、用户洞察的结果出现偏差。
而相应的,当你「深度挖掘」过用户诉求以后,你会更加明确你能给用户带来的价值。
3)、确定「业务目标」和「设计目标」
业务目标,就是把「业务诉求」和「用户诉求」得到的结论总结起来,写出「完整的用户价值」,然后再根据用户价值提出「完整的变现方案」和「完整的实现策略」
「完整的变现方案」和「完整的实现策略」会受到前期定义的业务诉求的影响,也会受到用户诉求的影响,关系如下图「虚线部分」:
到这个环节,「业务诉求」和「用户诉求」已经可以放下了,我们只需要看「业务目标」就可以,接下来我们还要补充「设计目标」。
设计目标更像是为「业务目标」服务的一个助手,帮助业务更好的实现业务目标。
- 业务目标:用什么「方式」,给用户带来什么「价值」,帮助产品实现「盈利」
- 设计目标:如何通过设计「助力」产品实现用户价值,「助力」产品实现盈利
所以他们的关系图应该是这样的:
设计目标是为业务目标服务的,与业务目标达成的是同一个目的,协助业务更好的完成目标,所以他要包含在业务目标之内。
4)、设定「设计目标」的「数据指标」
任何事情都是可以衡量的,设计目标也不例外,如果我们在设计之前就有很明确的目的,知道呀解决什么问题,那么在做数据指标的时候就能通过某些环节反应出来:
设计的数据指标应该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设定,比如我想提升用户的购买效率,那么用户在当前页面的停留时间、点击的内容、出现的错误率,都是可以拿来衡量设计的指标。
设计指标不是只看某一个按钮的点击量,而是把一系列数据组合起来分析的,这些数据不是新创建的,是产品已经存在的、可以直接拿来使用的,比如点击率、页面停留时间、页面流失率、UV、PV…
懂数据的同学听到这里就已经能明白了,在这篇文章中不做大篇幅的讲解。
5)、根据「设计目标」构建「设计方案」
在设计方案的环节,有些人是按自己的习惯和喜好设计,有人是在抄袭竞品或者跟随潮流,但这样全都算不上设计,顶多是练习。
这里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个设计方法,MECE原则:
MECE原则是麦肯锡最著名的发明之一,他告诉我们:在「分解问题」时,把问题拆解成多个相互独立的维度,然后针对每个维度进行解决。
比如「如何让一个男生变帅」,这个问题就可以拆解成多个维度来解决,从外表、从形体、从服饰上..
我们这里列出了3个维度,这3个维度是相互独立的,没有直接关系的,当我们针对这3个维度分别解决问题时,就能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案。一般情况下,这个维度在3~5个最佳。
能够想到什么维度、能够想到什么解决方案,还是要依靠设计师的灵感、现象力、创新力,平时多看一些好的设计,扩大自己的认知层面,关键时刻就能得到更好的答案。
当你有了解决方案,接下来要根据自己设定的「数据指标」要「验证解决方案」,通过数据的验证来反思自己做的设计,然后再修改自己的设计方案。
但是「数据指标」只能等到产品上线以后才能看到,这个过程少说都得一个月,所以Long老师建议大家参考「传统流程」的方法,做一些「专家测试」和「用户测试」,这样能够快速分析出结果。
流程全貌:
我们把这个流程简化一下,方便记忆:
————
好了,以上就是 阿里巴巴1688团队 提出的《五导家》理论 ,在这里Long老师想说:这个流程其实非常完美,砍掉哪个环节都不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却又很难做到这么完美。
比如洞察用户诉求,如果你的公司从来没做过调研,根本没有用户画像可以参考,那你根本无法洞察用户,只能凭借自己的猜想来做设计。再比如数据指标,如果公司没有数据过埋点,根本看不到数据,那我根本不需要做数据指标。
所以《五导家》这个流程更偏向于大公司使用,需要有足够的时间、优秀的团队才行。
接下来我会讲一下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告诉你在这些流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1.明确产品需求
当产品经理给你需求时,不管对方有没有画出原型,你关注的点都不应该是「我接下来要做什么」,而是先让产品经理回答一些问题:
你要问产品经理「为什么要做这个需求,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或者为了达成什么目的」。这样做是为了让产品经理清清楚楚的把「目标用户」、「业务价值」、「变现方式」都告诉你,如果他没想清楚,你可以帮他一起去想。
当然很多时候产品经理不会回答你,那么你可以直接找他的领导(产品总监)去沟通,不要有什么顾虑,因为这件事情想不清楚,接下来的所有工作都可能全部推翻。
2.定义「产品目标」:
其实就是把上面得到的结果整理出来,让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事情,目的是什么,只有这样大家才能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3.继续问产品经理:
这个需求的流程是怎么样的,每个流程都包含哪些内容??通常情况下产品经理都会画出业务流程图,流程图说的是用户完成任务需要经过哪些步骤,知道流程以后就能知道产品的全貌是什么了,这时候你就可以分析出来「我在哪个环节可以更好的辅助产品实现盈利」。
4.定义「设计目标」:
就是把你在上一个步骤分析的结果整理出来,知道自己要在哪个环节做什么样的设计,这里我需要强调的是,设计目标不是用户需求,而是如何辅助产品实现盈利,只有这样做你才能实现「用户体验」与「商业价值」的平衡。
5.设计过程:
产品的流程、页面、信息需要保证什么样的用户体验,如何实现商业目的…这里我就不细说了。
6.设计文档:
写设计文档不仅仅是把自己的设计思想告诉别人,更是一个「完善状态」和「设计走查」的过程,通常在这个环节也会进行「专家评测」,做出一个完善的设计再交给下一环节。
7.可用性测试:
可用性测试就是找几个非产品设计者来体验一遍产品,让他们评价一下产品有什么问题,但这个环节不是必须的,如果你实在拿不定主意,可以找前台、行政、财务等人测试一遍。
8.验证设计方案:
可以通过数据指标,也可以通过A/B测试来验证设计方案,但是大多数公司是没有这个环节,因此你可以偷懒不做这件事情。
9.改善设计方案:
在没有数据依据的情况下,你只能通过调研或者专业知识来优化设计,这也是大部分设计师在做的事情,而且很多时候需要设计师主动提出来要做优化。
好了,关于设计流程的事情今天就讲这么多,最后我再回应一下大家的反馈:
Q:设计流程是不是应该先做竞品分析?
A:这个想法是很危险的,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考虑的不是别人有什么功能,而是根据「产品定位」以及「产品生命周期」来判断「我的产品需要什么功能」。
对产品经理而言,做竞品分析是为了了解自己的产品在行业中属于哪个阶段,比自己强的产品是谁,他们分别有哪些优势,我应该如何提升自己产品的竞争力(差异性)。而对交互设计师来说,竞品分析是为了学习别人的页面布局、交互方式等,不是用来主导产品方向的。
换个角度来说,做设计不是把多个产品的优点拼凑起来,东抄一点西抄一点,而是考虑怎么实现「用户体验」与「商业价值」的平衡,有这样的意识才能称得上是设计师。
Q:设计流程的第一步是不是应该先了解产品特性?
A:这个问题应该是没有工作经验的人问出来的,当你在一个公司工作的时候,你做的第一件事情就应该是熟悉产品,这是你自己要在私下完成的事情,不是设计流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如果真的想了解产品特性,你可以从产品定位(目标人群)、市场价值、盈利模式、业务流程等方面入手,这里不再展开细讲了。
Q:设计流程是否要先调研用户,做出用户画像?
A:一个产品的诞生一定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者为用户带来某些价值的,在产品诞生之前,你的老板就已经调研过市场环境和用户分析,所以不需要再去专门调研。另外一个公司的产品就那么几个,呆上3个月就差不多了解用户画像了,并不需要再做什么调研和分析。
原文地址:
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