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页”是一个听起来很熟悉,但又跟“个人中心”傻傻分不清楚的一个模块,一般情况下处于APP底Tab的最右边,通常喊它为“我的”。
个人主页和个人中心的区别是?
讲“个人主页”前,先跟大家捋一下它俩的区别,避免混淆。
首先,并没有官方定义它们的名字,只是喊的人多了也就成了它们的名字了。
什么是个人中心?
对于“个人中心”,设计师要考虑的最核心是:如何解决“效率”问题。因此信息布局合理,视觉尽可能减少干扰,变得格外重要。
什么是个人主页?
当然,还有一些产品,它既包含“个人中心”,也包含“个人主页”,如下:
设计“个人主页”前思考什么?
如何进行“个人主页”的设计?
1.树立人设
a.头图区;b.个人信息区;c.作品区;
a.头图区
大V、商家等角色的用户,会把头图打造成自己品牌的招牌,辅助浏览者快速了解自己定位。
不过,头图尺寸占比要把控好。尺寸大小会影响界面的“屏效比”和用户“上传门槛儿”,对产品核心数据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b.个人信息区
个人信息区,也是作者的基础资料。一般包含着:用户的昵称、账号、简介、标签、粉丝关注量、关系链等信息。这个区域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信息亲密度”和“信息优先级”。
信息亲密度:指的是如何将更亲近的信息,以信息组的形式传递,减少用户认知成本。
比如下图,常见的社区或内容类产品针对“个人信息区”的处理方式(同一颜色的色块代表亲密度更强的信息。)
同时,“信息组”与“信息组”之间也需要处理好亲密度,比如“小红书”和“instagram”的“好友关系链”与“关注按钮”是放一起的,方便用户快速作出“关注”决策。
c.作品区
1)作品尺寸占比:
比如下图,同样是短视频产品,Before作品区一排仅1个作品,剪映2个作品,而抖音3个作品。
单从排版美丑来评价是不负责的,那么如何决策哪种处理手法“对”的呢?
这需要通过自己产品定位分析,以及通过不同布局方式进行上线测试,重点观测核心数据(用户消费时长/作品消费个数/关注率等)的影响情况来决策。
2)作品信息外显:
除了作品本身,它的“辅助信息”也是帮助用户做决策的重要因素。
比如:“Before”除了对作品热度信息(浏览量、评论量等)外显以外,更强调和引导用户进行互动,如:收藏、分享、评论、充电;“剪映”根据产品属性,更强调“使用数”和“作品的描述文案”;“抖音”作品仅外显“点赞数‘,同时通过“置顶”和“刚刚看过”提升用户决策效率。
2.辅助吸粉
a.强化关注
b.沉淀粉丝
3.助力变现
也可以开通付费咨询模块,通过帮助用户解答问题实现变现。
除此之外,还可以做付费Live课程。
再来看下像哔哩哔哩、抖音、火山、QQ音乐等平台,在个人主页都有辅助用户变现的入口。
同时,也越来越多了产品不仅解决C端用户的变现诉求,同时解决B端用户变现诉求。比如,抖音赋能商家,商家号的“个人主页”可以自定义tab,默认展示“商品”tab。
用户不仅能在这里消费作品,还能通过作品建立的信任促进购买行为。
再比如,instagram也提供B端用户开店铺功能。
以上,是关于“个人主页”如何助力用户变现的案例,其实玩法还有很多,这里仅提供一些思路,大家平常玩APP时可以多关注下。
总结
以上,是“个人主页”设计相关思考,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作者:大牙,公众号:大牙的设计笔记。
本文由 @大牙 原创发布于站酷,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