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产品是优化用户体验的第一生产力,且是设计师值得关注的一个永恒的命题。本文将带你领略简化产品的策略技巧,你准备好了吗?
提升体验的一个核心命题就是如何简化任务与交互,提高用户完成任务的效率,之后才是愉悦感乃至其他情感化内容。本篇文章要讲述的就是经典的简约四原则,阅读本文,你将了解简化产品的四个策略,并且收获超多案例讲解。
也许你对这四个明确的简化策略的定义并没有很清晰的认知,事实上这些原则都被我们潜移默化的运用在日常设计中,甚至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生活中处理任务的各种行为方式。例如产品会分期迭代一步步实现,复杂的问题会无意识的被拆解为零碎的部分逐一解决。尤其是设计师,在进行平面、用户界面等内容的组织排版时,一直在使用此类提高内容传达效率,简化理解难度的方法。
而作者贾尔斯科尔伯恩把这些人类逐渐内化的经验技巧(无意识的简化任务的处方式),和多年在互联网行业耕耘所积累的解决问题的经验相结合,总结提炼出了简化策略的四个原则,这四个原则就是简单地四个词,但潜藏在背后的却是极其高效易用,极易被复制在我们产品设计流程中的方法论。
这四点分别是:删除、组织、隐藏、转移,单刀直入直接开始讲解。
一.删除原则
删除原则应当作为简化的第一原则,首先它实行起来相对容易——删除功能砍掉交互比添加功能要容易的多,当然这是从技术和成本角度。其次,删除是简化操作中优先级更高的原则,能从源头上减少复杂性。功能/内容都砍掉了,其他的简化原则自然都不需要了。
所以从这一点角度考虑,其核心就是重新审视产品,结合对用户需求、场景的洞察,来判断哪些功能是完全没必要可以舍弃的。产品设计中做加法是最容易的,产品经理等设计人员往往希望产品能囊括全面的功能,希冀某个功能能够成为爆点,又害怕遗漏了某个功能导致影响体验。在这种斟酌和纠结中,设计人员往往更担心风险而选择大而全的方案。而最佳的方案必然是突出核心打造爆点,将次要功能和内容模块弱化做辅助用。
另有一种情况,创业公司或临时项目,处于快速敏感迭代期间的产品,则需要根据工期需求,进行重要性和紧急性两象限方法(附图)的判定。选择“伪删除”,也就是推迟,以保证产品快速上线测试。
当然删除并不局限与功能需求,从生活到设计到各个方面都咋潜意识下使用删除的简化原则。例如我们的生活中每一秒的记忆中都包括很多无效记忆,即对成长、生存没有什么意义的记忆,大脑会自动将其删除。人的认知、记忆复制的能力也有限,为了减轻负荷也会删除一些次要记忆。你吃到的美味的或难吃的记忆很可能被保存下来,它给了足够刺激且具有一定意义——在未来帮助你寻找美味的食物,避免难吃的食物。这就类似产品设计中的有效功能。而你吃到的普通味道的食物,可能会很快忘记,因为没有足够刺激(对应产品就是没有令人惊喜和意外的体验)、也没有足够的意义(对应产品中并不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的功能),它们理应被删除。
然而在工作中,想要简化产品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力,有可能来自你自身,作为设计师不想让自以为是的设计流产,过度重视美观或者创新的设计方案,过度重视投入设计方案中的精力而导致难以抉择,不愿删除本没有必要的功能或元素。当然,更多的可能是来自所谓的评审团队,如果你读过乌合之众(一听就不是什么好词哈哈),你就会明白,群体决策是一种十分低效的方法,除非是像头脑风暴那样有专门的leader以及规范的流程(头脑风暴有规范化的流程,这块知识缺失的同学可以去查阅一下相关资料),否则最终只可能是一群嘴炮的狂欢。一旦涉及到删除,你就会听到一群人这样说——
假如用户…
但我们的用户想要…
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不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 以假如开头的话,如果中文过关的话应该能明白,这只是一种猜测,来自产品经理或者设计师的主观猜测、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种猜测的行为,因为产品设计流程中,必然涉及到设计人员假设自己为用户初学者,来增加共情,理解用户的环节。但问题是,此类猜测往往演变为臆测。
“贾茹”会引起设计人员的恐惧,这种无端的猜测最终主导了评审会议,促使我们追求大而全的方案。下次在遇到有人说假如(锤子毛线你先选一个),反思一下用户是否真的需要这个功能,寻找主流用户调研一下,不要让无端的猜测浪费开发与设计成本。
“但我们用户想要”则是陷入另一种误区——太被动,上个问题是太主观,而这个问题则是太被动,作为设计人员应当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根据产品整体的风格、定位、业务目标,战略层目标来进行决策。在你将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摆在他面前之前,用户压根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也不能准确叙述自己想要什么,不然要你产品经理设计开发干什么。用户想要世界和平你去搞啊? 学会排除噪音,专注于主流用户的主流需求。
下面来看一些例子。
1.体验文案的优化
对体验文案的简化策略就是砍一半,再砍一半。一般来说,我们讲的体验文案主要是功能阐述、系统说明等范畴的文案。例如按钮文案可以这样优化:立即删除文件——删除文件/立即删除——删除。
文案传达的含义仍然清晰易懂,但文字的数量减少了2倍,且突出了用户将要执行的“操作”,而弱化了基于场景很容易判断的次要内容,即用户唤起了删除操作,不考虑误触的情况,这短短几秒钟用户不会忘记他们的操作来源——从文件长按而唤出的删除功能。
如下图中,体验文案的优化流程,不局限于删减字体,删除的主要目的是使文案清晰、简洁,易于理解,在此基础上,预测用户的行为,反思用户的场景从而推导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给与对应的解决方案。
2.常规底部tab栏的舍弃
伴随我们许多年的底部tab的设计经验已经趋于顶点了,传统的文字+icon的形式统一了视觉呈现,统一了用户审美,也创造了一致性的体验,但设计师是否思考过,有没有更好地方案?答案不能肯定,但我们确实看到一些优秀的探索方案,其中一些上线方案,我自认为不比传统的tab样式差比如小红书,当然,不同产品对用户行为和经验的判断才是决定因素,这样我们才能决定tab中哪些内容可以被简化。
首先入场的是第一代tab样式,拿我们又爱又恨的淘宝举例。很经典的icon加文字样式,虽然在hometab有一定的创新,但我们依然将它划定为第一代tab栏,包括近两年流行的动态tab栏,事实上他们都隶属于第一代tab,我的定义标准是icon和文字的组合,视为第一代tab。不论你增加底部tab的快捷方式,还是添加趣味生动的动画,它都避免不了一个事实——内容与模块原封未动,依然是icon+文字来传达产品的信息架构。
后来从事设计的小伙伴(比如我)可能已经把这种样式当做天经地义了,他的优点是美观,清晰,额。但不够简洁,起码没有做到最简洁。于是有了第二代tab设计。我们来看第二排入场的小红书和Instagram。两者践行了我们本章节的主题,删除原则,一个删除了icon,一个删除了文字。表面上看就是简单的删除,但其实背后有深入的思考。
小红书的设计方案选择舍弃了拥有众多创作机会的icon,选择呈现最简洁的文案来帮助用户分辨不同tab对应的模块。舍弃了视觉美的创作机会但赢得了体验之美,排除了icon元素的干扰,一方面提升了底部tab的辨识、操作效率,一方面使用户聚焦于app的内容本身(小红书的定位也恰恰是内容电商,因此这里有业务层的考虑,我都能想到设计组与产品和老大撕逼,争取这个设计创新的场景了)。
我们经常听到一图胜千言的理论,但注意,它并不适用于icon领域,icon虽美观,但除了一些使用频率极高的icon(如删除的垃圾桶icon),大部分icon都需要文字来辅助解释,更真实的情况是icon只是文字的配角。假设你随便打开三个app,把他们的tab中的文字去掉,你还能够理解哪个tab对应哪个模块吗?别嘴硬,你别拿常用app说事,脱离设计师的经验,假设为应用的初学者后你会发现,准确识别tab内容的关键是文字而不是icon,尤其对于新用户来讲。
那么INS为何删除了文字只保留了icon,这岂不是与上面的案例相悖。你自己不会分析一下?要学会思考呀少年。
要讲INS可以用微信做例子。他们都拥有大较大用户量,且用户习惯稳定、产品使用经验成熟。这得益于其短时、高频交互的产品形态。主流的使用场景就是,打开软件回复一个消息,打开软件刷一会图片feed,使用频率极高,用户对底部tab的使用经验足以支撑他们“盲选”。因此无论选择哪种形态,都要慎重的考虑用户习惯经验以及业务目标,知己知彼后就可以放心的使用删除原则来简化产品啦。
除了上面的两种线上方案,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其他探索方案,设计上的探索从来都是百花齐放,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优化底部tab是为了让其更简洁易用,而不是为了单纯的视觉上的创新,因此无论是使用删除原则,还是像下面这样使用隐藏原则,都需要以用户体验为先。
3.删除用户犯错的可能——typeC
消除产品中的错误是简化产品的一个永恒命题,对于功能,设计人员可能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担忧而难以抉择,但对于错误,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删除(然而在越来越注重业务和收益的当下,这个原则也受到了挑战)。我们都知道在启发式评估中有一个重要原则——防错与纠错。解决错误的最优解其实是防止错误,用户研究及收集的各种用户反馈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用户常犯的错误,然后通过设计去提前避免之。
例如手机充电接口,由Mini USB 到TypeC的过度无疑是极为正确的一个设计简化,用户不必盯着接口来调整方向,也不必担忧盲插时会被迫中断,停下来再去盯着接口审查一遍,更避免了错误使用插头方向导致的接口损坏。从本质上讲,设计师删除了插头的异形,从而删除了用户可能执行的另一种操作——错误操作,反向插头。预测用户的错误或者经过研究来收集用户常犯的错误,这是最基本的用户研究功用,用研不是为了那几页报告,而是为了发现真正困扰用户的问题痛点。
当然有时候产品错误并不一定必须删除,即便它影响体验,此时有读者会想,这作者疯了吧,不配做设计师,呸。实际上很容易理解,有时候,体验需要为业务让路。以网易云音乐为例,我估计很多人有过和我一样的经历,妥妥的被安排。在某次更新之前的版本,在“我喜欢的音乐”常用列表中,顶部位置是操作频率极高的播放全部按钮,直到某次更新,用VIP开通按钮代替了播放全部按钮原有的位置,这不可能是无意的,因为这造成的后果就是,短短一个月我每天要点进开通页不下两次,比如上班下班路上。有些无意识的行为,尤其是培养了超过一年的习惯,是很难在短期改变的,比如位置记忆(你进入家门习惯性的摸开关的记忆)。
于是我每天都在重复的误触,开会员,误触开会员。这么明显的错误没有被纠正只可能是业务导向,所以大家不要问候设计团队,反而应该学习到这其中对于业务层面的思考,太毒了,想必转化一定出奇的高。
二.排列和组织原则
大家都有在超市采购的经历,有没有仔细观察,超市不同种类商品的摆放,蔬菜区和水果区挨着,入口处和结账处摆放高频消费商品。这和我们设计用户界面原理一样,都涉及到对内容/商品的组织和排列,为何要这么做?因为混乱和无序带来的劣质体验将导致用户流失,降低收益。,而经过研究排列和组织的内容有更大概率留住用户。
这种组织和排列的原则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很常用,不局限于产品设计。 该原则融入人类生存、社交等基本需求和行为中,甚至融入我们世界观和意识形态中。 例如对动物、植物、虫子的种类划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对于普通朋友/好朋友/情侣/同事/上下级 等人际关系的分类梳理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社会交往。
排列组织原则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常见,高屋建瓴来讲就是交互与信息架构。产品定位,战略规划是其灵魂,而交互设计,尤其是信息架构设计则是其骨架,直接影响着产品形态,影响着用户如何与之交互。设计思维中推荐的“空间饱和地图”方法(一种把整理的内容元素、功能写在便利贴上,铺满整个墙面然后归纳其联系,并对其进行分类的方法)以及思维导图工具都是对这种原则的运用。概括来说,组织的本质就是分类与聚类,某正程度上与格式塔原理重叠。
除此之外,仅仅从用户界面设计角度讲,排列组织原则也是一个圣杯原则,对内容的排列和组织影响到产品的外观呈现,产品外观也同样影响着用户体验,经过排列组织的界面并不一定是最美观的,但一定拥有较高的易用性。下面来看一些案例。
1.伦敦地铁图——使用颜色
伦敦地铁图的案例真的可以称得上最经典(烂大街)的例子了,这是设计简化产品的一次伟大的创新,在其中我们能看到删除原则(删除了真实地图的曲度,改用更清晰的直线来表达)下图左,更能看到排列和组织原则下图右。且设计师在简化产品时,运用的是最简单的手段,例如仅仅通过线路颜色的变化来区分不同线路的地铁。
我们最常用的组织手段是空间、时间,但颜色其实也是一种组织手段。以产品设计举例,PC端的按钮设计通常有多个状态,常规态、hover、按下态。hover我们往往添加10个百分点的白色,来暗示用户此刻鼠标正悬浮在这,并且暗示了此区域可操作。按下时则会添加一些深色,来模拟现实中物理按钮按下的效果,沉入、变暗。表面上看,他们都是通过添加反馈来提升用户体验,使用户清晰的了解到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操作的结果,但另一个角度讲,设计师实际上通过颜色的分类和组织,赋予每个颜色不同的含义并映射到用户的不同交互行为,这就是颜色作为组织手段的一个典型案例,其他的例子比如安全产品将红色与绿色用来区分危险和安全两种状态,此类例子不胜繁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2.空间饱和地图
全称是“pace Saturate and Group and Affinity Diagrams”,翻译过来就是空间饱和——群组关系图。其实这种工具的准确名称就是群组关系图,而空间饱和这个前缀是为了强调它的工作形式。
说白了就是便利贴方法。 将记录有我们的见解、对问题的理解,内容、元素、模块、功能等相关内容的便利贴 铺满墙或者画板,然后寻找不同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问题、记录信息、用户研究与观察、用户反馈等内容进行聚类整理,为相关的内容绘制连接,以呈现其关系。
饱和”一词描述了整个团队用其集体的图像,笔记,观察,数据,经验,访谈,思想,见解和故事来覆盖或饱和显示的方式,以创建一堵信息墙以告知问题定义过程。后将有可能在这些单独的元素或节点之间绘制连接,以连接各个点,并开发出新的更深入的见解,从而有助于定义问题并开发潜在的解决方案。换句话说:从分析到综合。
这个工具将组织原则发挥到极致,当然它主要是从空间角度来组织的,我们将相关的内容聚类,并将不同类别分类,拉开空间,站在信息墙前,我们能清晰的获知产品的内容或功能是如何被划分的,从而也自然更方便的探索出如何对内容或功能进行排列。
3.笔记类产品的侧边栏
无论是印象笔记、有道笔记等笔记类产品,还是xmind类思维导图产品。都属于组织原则的常规应用形式,即按层级规划内容,采用嵌套的形式,例如我的文章层级嵌套方式为笔记本/设计总结/2020文章输出/交互设计/本文章。包括思维导图工具,都是使用这种树状图的形式来组织内容,这点就不用详细讲解了。重点讲解一些其他细节。首先,印象笔记侧边栏并没有提供排序功能,嗯哼,经常写作的人应该很清楚这是一个多大的痛点,在我的笔记主题分类很多的情况下(我可能有十多个笔记分类),没有排序的话,筛选目标内容的效率很低。后来我去官网求助,结果发现原来印象笔记将排序功能隐藏起来了,或者说定义了自己的一个组织原则。
通过给分类添加数字01、02,侧边目录就会按照这个顺序排序,当时我真的是惊为天人,原来还可以这样设计,知道什么叫润物细无声的设计了吧,我们这帮彩笔设计师。它没有提供常规的排序功能,比如拖动,比如弹出菜单调整顺序,它只是把我们常识中的数字排序内化的经验结合在菜单栏的排序功能上,然后自然而然,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现在我们反思下,为什么这么设计,且为什么体验会优于传统的方式。
首先,排序不是高频操作,我说的痛点主要是在最初使用产品时,用户需要调整一个比较舒服的姿势(听起来怪怪的),需要按照自己的喜好,以及内容优先级、使用频率来自定义左侧目录的排序,但排序完毕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基本上不会在使用,这是其一,使用频率低,不需要前置功能,否则既占用位置又占用认知负荷。
其次,交互设计的最高境界就是设计用户行为,或者说从用户行为中映射出功能。这涉及到理解用户,并根据用户的习惯经验来设计功能,印象笔记使用数字来排序就是将用户早已内化的组织信息的经验无缝衔接在产品中,从而形成了这种纯粹自然而然的体验感受。
最后,从设计人性化的角度,它有利于培养用户习惯,即培养用户规范化内容,梳理内容的好习惯,这涉及到设计的反思层(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使用数字来组织笔记类别,与随意拖动组织笔记对比,最明显的优点是用户对自己内容的掌控程度的提升。我能准确的了解我的第一部分内容主题是A,第二部分内容主题是B,这就是数字的魅力——准确性。
再看“最近笔记”模块,它实际上是独立于整个笔记列表的,它的组织原则与其他笔记是两条脉络,最近笔记是根据用户近期使用情况,以及对用户很可能会继续使用的预测来组织的。
4.更人性化的搜索功能
搜索是众多产品的重中之重的功能,比如电商类产品,如果用户不能快速搜索到目标商品,很可能会流失并会影响到周围的其他隐藏用户。
事实上搜索框没有太多可以优化的体验点,无非是外观样式、层级强弱的调整,以及快速输入和快速删除等细枝末节,搜索功能最重要的其实是搜索结果页,涉及到搜索结果的内容呈现方式,这也是用户最终的体验目标——寻找目标内容或商品。
结果页内容呈现中,最重要的非信息的组织排列方式莫属了。回想几年前的搜索结果页,大多是内容的无脑堆砌,或者按照一个既定规则铺陈的列表。这种结果页就像是咖啡厅给了你一份拥有上百种不同咖啡的菜单,筛选成本极高。如今的搜索结果则结合用户习惯、用户预期、关键热词、搜索历史等内容,经过分析和综合,为用户呈现逻辑清晰又完整的搜索结果。
如下图知乎的搜索结果,第一个组织模块是对准确搜索结果的展示,第二个组织模块是对热词的呈现,第三个组织模块是对搜索历史的呈现,三者分别对应不同的用户场景,一是用户有准确搜索目标,二是用户以浏览和闲逛为出发点的killtime式场景,三则是预测用户有重复查看相关主题的回答的行为。
排列组织这四个字中,排列只是呈现形式,核心则是组织,它意味着你如何定义内容的分类和优先级,也意味着你是否能够按照用户需求来归类内容。
三:隐藏原则
比起其他几个原则,隐藏原则似乎不怎么受欢迎,因为很大程度上,隐藏更像是一种妥协,当然这是从悲观角度来讲。它恰恰像是,既不能删除,又不能通过组织原则降低复杂性,最终只能妥协来隐藏。事实上在我们实际设计产品时,经常会遇到这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情况,就像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总有一些情况下非黑即白原则会失效。
这一点反应在产品设计中就是以下几个要素,复杂性、干扰性、低频、有用性。
设计人员清楚地了解到,产品应当进一步被简化,例如拥有过多内容的时候,像一个用户动态卡片,可能同时包括昵称、年龄、性别、星座、动态发表时间、标签主题、标题、正文等诸多内容。如果想清晰的呈现以上所有内容,最终会导致版面信息太过饱满。在使用组织原则后,对信息的大小、颜色、层级进行处理,从而形成了良好的信息梯级视觉层次,例如下面的VUE的feed流卡片,通过组织原则解决了复杂和混乱的问题,事实上,这个效果相当惊艳,但即便你如何排列,内容的总的复杂度并没有变化,这造成的结果就是一张feed流卡片占据了大半个屏幕,一屏显示的feed数量十分有限。
另一种情况则是信息对用户的核心体验目标,以及产品的核心功能或内容构成干扰。例如阅读类产品的上下导航栏和菜单栏,会减少用户阅读区域以及干扰用户阅读体验。为什么隐藏,因为它不好,或者不够好,那又为何不直接删除,这就涉及到后面两个特性。即低频和有用性,在各种产品中经常会有那种使用频率很低的功能内容但它偏偏又很有用,同时又只对特定场景下的用户有用,于是删也不得,露也不得,只好隐藏。
对于那些对产品及用户不够理解的设计人员来说,隐藏原则通常只是一种妥协,设计人员或PM无法判断功能是否可以删除(没有经过足够的调研),恐惧功能的缺失造成用户流失,但又不远前置这些功能造成产品的复杂度提升,于是选择妥协方案。而对于那些真正理解产品和用户的团队来说,隐藏原则会是一个提升体验的利器,可以在其他几大原则的基础上为产品体验锦上添花,制造那些真正触动人心的设计瞬间。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些案例。
1.支付宝上滑隐藏效果
上滑隐藏效果是目前主流设计方案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以下面的支付宝为例,首页常规效果会将四个功能入口前置,因为其使用频率较高,不管基于体验目标还是业务目的都要给与其“咖位”,然而在用户上滑时,专注的更多是主屏的其他内容,因此即便顶部功能入口极为重要,在考虑到实际场景后,仍然要选择隐藏,只展示不影响操作的高度(一般为88——120px)。
2.阅读类产品中的隐藏
3.网易云音乐中的隐藏原则
4.B站的标题隐藏
隐藏不等于消失——提供线索
四.转移的奥秘
品设计遵循复杂性守恒定律。也就是说,用户想要完成一个体验目标,想要执行一个任务,从产生动机到执行完毕的这个过程,其复杂性是固定的。在这期间,此任务由用户操作和机器/设备的运作共同组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交互,因此完成一个用户任务的复杂度是平分给用户和设备/软件的,注意不是均分。例如整个流程的复杂度是100,如果想要优化用户体验,降低用户操作和理解的复杂度,就需要把100复杂度中更多的比例分给设备/软件,可能用户需要花费20复杂度的精力,而剩余80复杂度的工作由机器完成,这就是简化四原则中的“转移”。
下面看一些复杂度转移的案例
小米电视
大家先回忆下“古时候”的滑盖电视遥控器,实际上当时的厂家也意识到遥控器过于复杂,而常用的功能其实有限,但传统行业就是如此纠结,恐惧舍弃一些功能会影响到产品体验,于是选择隐藏次要功能。 但隐藏只是治标不治本,而真正解决遥控器过于复杂的问题的正式转移方法。如下图所示,小米遥控器只提供方向键、home和返回键,声音调节、开关机等最基本的功能,而其余所有更复杂的操作都转移到电视机屏幕,电视有更大面积的操作面板,为什么不把更复杂的操作转移到上面呢?何必在一个不到20cm的遥控器面板上纠结?
小米电子秤
殊途同归,小米生态圈的产品大多数都运用了转移法则,这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手持设备的快速发展,为复杂度转移提供了基础设施。小米电子秤就是如此,将电子秤获得的数据同步到移动端,用户可以在手机上舒适的浏览测量的结果,而不必紧紧盯着电子秤那块狭小的屏幕。
2.顺丰的自动识别地址功能
3.iphone11的自动唤醒
本文到这也就结束了,恭喜你读完本篇文章,希望你有所收获,感谢阅读。
_______end_______
原文地址:UI中国
作者:南山可
评论0